- 您可以在 官方社区 中了解更新进度或提出建议
基地航空队
|
常用陆航配置
常用陆航配置 |
---|
![]()
|
- 2017年11月17日更新后新增了陆航反潜机制,基地航空队中对潜值7以上飞机均可进行对潜攻击。
概述
基地航空队是2016年春季活动中首次实装的新机制。
- 当时在攻略完2016年春季活动E3后,即可开启“基地航空隊”
- 在标有“基地航空隊運用”图标字样的海域,可出动相對应的基地航空队为我方进行支援。
- 如果基地航空队处于可以出击的状态,在出击海域的“出击开始”按钮下方会有小小的“基地航空队出击准备中”的字样,出击之后进入选择攻击对象的画面。
- 在选择完成攻击对象后,如果舰队经过这个地点,战斗时会在索敌结束航空战进行之前多出一个基地航空队航空战阶段,由之前选择的航空队进行攻击。
编成注意事项
合理的编成讲极大地影响陆航的实际作战效果,甚至降低攻略难度。
- 一个陆基基地可以承载四个中队
- 中队搭载:侦察机系飞机为4架/中队,非侦查系飞机为18架/中队
- 队内调整飞机顺序不会消耗铝;
- 飞机调入基地航空队时会消耗铝;
- 飞机调出基地航空队时不会消耗铝,但是会进入“配置转换中”状态,12分钟冻结内无法使用,调出操作方法和舰娘的装备一样,用鼠标按住拖动即可;
- 进入配置转换中后的陆航依旧可以出击,但是视为转换中的那个格子没有飞机;
- 基地航空队存在熟练度,陆军战斗机满熟练制空可简要理解为+25,陆攻攻击机+3,局地战斗机+25,其他飞机保持原规则;
- 陆攻的熟练度影响制空值、命中和暴击率;
- 优先保证所使用的飞机的航程能到达目标地点,一般情况不使用大艇,仅在极端情况下使用,否则请优先使用航程能到达目标地点的飞机;
- 有机会的话避免出现制空均势以及制空权丧失,因为这两个制空权状态我方或因为没有航空接触或因为飞机被大量击落,降低输出的最大理论可能;
- 如果陆航战斗机和舰载战斗机能同时符合使用条件,优先使用陆军战斗机,因为陆军战斗机有击落加成;
- 如果在无法保证基地安全的情况下,比如换家战术,由于炸家的时候只会使第一中队损失飞机,所以基地航空队的第一个中队优先安排非输出飞机;
数据
航程(行动半径)
基地航空队航程(行动半径)等于于编队中航程最短的飞机的航程;
到达各个点所需航程由该点至我方基地的距离,即目标点和AB点的直线距离,具体数据需拆包;
大型飞行艇可以延长所在中队的最大航程,增加后的航程不超过为飞行艇本身航程。 目前暂定推测陆航最大可行动半径 = 该队伍中配备飞机中的最小行动半径 + SQRT(该队伍中侦察机的最大行动半径 - 该队伍中的最小行动半径),小数点四舍五入。[1]
简单计算时可认为二式大艇效果为航程+3,PBY-5A Catalina效果为航程+2, 具体增加请参照公式计算 。[2]
以下为具体数据:
艦戦、艦爆、艦攻
水爆、水戦
陸攻、局戦、陸戦
水偵、艦偵、大型飛行艇
基地航空队制空值
- 基地航空队制空权影响空战击坠数量,接触。
- 基地航空队进行攻击时:
- 舰侦、水侦、飞行艇对空值和熟练度补正也要计算进制空值。
- 敌方水侦也会参与制空权争夺,请仔细计算敌方制空值。
- 对敌方联合舰队时,敌方本队、护卫舰队的水侦均会参与制空值争夺。
制空状态 | 必要制空值 | 击坠敌机的比率 | 航空触接 |
---|---|---|---|
制空权丧失 | 没到敌军制空值的1/3 | 0%~10% | 不可 |
航空劣势(不显示) | 1/3以上~2/3未满 | 0%~40% | 可 |
航空均势(不显示) | 2/3以上~3/2未满 | 0%~60% | 不可 |
航空优势 | 3/2(1.5倍)以上~3倍未满 | 0%~80% | 可 |
制空权确保 | 3倍以上 | 0%~100% |
- ※注意同一制空状态造成的结果与具体的制空值无关,比如如果劣势制空值是100-199,那么我方制空值无论制空值是100还是199都是一样的。所以在编成时,要尽量逼近目标制空值的下限,省出格子给攻击机。
大型飞行艇、局地战斗机(出击)属性速查表
基地航空队单个中队出击状态制空值计算公式 = Int[(対空+迎击*1.5)*√(搭载)] + 熟练度加成
熟练度加成简要计算,按+25计算,其中大型飞行艇没有加成
机种 | 行动半径 | 对空值 | 迎击 | 对爆 | 单格部署耗铝 | 18搭载满熟练制空值 |
---|---|---|---|---|---|---|
二式大艇 | 20 | 0 | 0 | 0 | 100 | 0 |
PBY-5A Catalina | 10 | 0 | 0 | 0 | 52 | 0 |
三式戦 飛燕(飛行第244戦隊) | 4 | +9 | +4 | +3 | 126 | 89 |
三式战 飞燕一型丁 | 4 | +9 | +3 | +2 | 126 | 82 |
三式戦 飛燕 | 3 | +8 | +3 | +1 | 126 | 78 |
雷電 | 2 | +6 | +2 | +5 | 108 | 63 |
紫电一一型 | 3 | +8 | +1 | +1 | 108 | 65 |
紫电二一型 紫电改 | 3 | +9 | +3 | +1 | 108 | 82 |
紫电改(三四三空) 战斗301 | 4 | +11 | +4 | +2 | 108 | 97 |
陆军战斗机、舰载战斗机属性速查表
- 基地航空队单个中队出击状态制空值计算公式 = Int[(対空+迎击*1.5)*√(搭载)] + 熟练度加成
- 熟练度加成=√(内部熟练值/10)+机种加成
下表熟练度加成简要计算,按+25计算
机种 | 行动半径 | 对空值 | 迎击 | 对爆 | 单格部署耗铝 | 18搭载满熟练制空值 |
---|---|---|---|---|---|---|
一式战 隼II型改(64战队) | 7 | +11 | +5 | +1 | 72 | 103 |
Spitfire Mk.IX(熟练) | 4 | +10 | +4 | +2 | 108 | 92 |
三式战 飞燕(飞行第244战队) | 4 | +9 | +4 | +3 | 126 | 88 |
震電改 | 2 | +15 | 0 | 0 | 162 | 88 |
零式艦戦53型(岩本隊)+★Max | 6 | +14 | 0 | 0 | 108 | 84 |
三式战 飞燕一型丁 | 4 | +9 | +3 | +2 | 126 | 82 |
烈風(六〇一空)+★Max | 5 | +13 | 0 | 0 | 126 | 80 |
一式战 隼III型甲(54战队) | 7 | +8 | +3 | +1 | 72 | 78 |
三式战 飞燕 | 3 | +8 | +3 | +1 | 126 | 78 |
Spitfire Mk.V | 5 | +9 | +2 | +3 | 90 | 75 |
零式艦戦53型(岩本隊) | 6 | +12 | 0 | 0 | 108 | 75 |
零式艦戦52型丙(付岩井小隊)+★Max | 6 | +12 | 0 | 0 | 90 | 75 |
烈風一一型 | 5 | +12 | 0 | 0 | 126 | 75 |
一式战 隼III型甲 | 6 | +7 | +3 | +1 | 72 | 74 |
零式艦戦52型(熟練)+★Max | 6 | +11 | 0 | 0 | 90 | 72 |
零戦52型丙(六〇一空) +★Max | 6 | +11 | 0 | 0 | 90 | 72 |
烈風(六〇一空) | 5 | +11 | 0 | 0 | 126 | 72 |
Re.2005 改 | 3 | +11 | 0 | 0 | 108 | 72 |
零式艦戦21型(熟練)+★Max | 7 | +10 | 0 | 0 | 72 | 67 |
零式艦戦52型丙(付岩井小隊) | 6 | +10 | 0 | 0 | 90 | 67 |
試製烈風 後期型 | 5 | +10 | 0 | 0 | 126 | 67 |
Fw190T改 | 3 | +10 | 0 | 0 | 108 | 67 |
一式战 隼II型 | 6 | +6 | +2 | 0 | 72 | 63 |
零式艦戦52型(熟練) | 6 | +9 | 0 | 0 | 90 | 63 |
零戦52型丙(六〇一空) | 6 | +9 | 0 | 0 | 90 | 63 |
紫電改二 | 3 | +9 | 0 | 0 | 108 | 63 |
Spitfire Mk.I | 4 | +7 | +1 | +2 | 90 | 61 |
零式艦戦21型(熟練) | 7 | +8 | 0 | 0 | 72 | 59 |
零式艦戦32型(熟練) | 5 | +8 | 0 | 0 | 72 | 59 |
F6F-3 | 5 | +8 | 0 | 0 | 144 | 59 |
Bf109T改 | 2 | +8 | 0 | 0 | 108 | 59 |
零式艦戦52型 | 6 | +6 | 0 | 0 | 90 | 50 |
Re.2001 OR改 | 4 | +6 | 0 | 0 | 108 | 50 |
零式艦戦21型 | 7 | +5 | 0 | 0 | 72 | 46 |
零式艦戦32型 | 5 | +5 | 0 | 0 | 72 | 46 |
F4F-4 | 4 | +5 | 0 | 0 | 108 | 46 |
F4F-3 | 4 | +4 | 0 | 0 | 90 | 42 |
九六式艦戦改 | 3 | +4 | 0 | 0 | 54 | 42 |
九六式艦戦 | 3 | +3 | 0 | 0 | 54 | 37 |
F6F-3 | 5 | +8 | 0 | 0 | 144 | 59 |
F6F-5 | 5 | +10 | 0 | 0 | 144 | 67 |
Fulmar | 4 | +3 | 0 | 0 | 144 | 37 |
Seafire Mk.III改 | 4 | +9 | 0 | 0 | 108 | 63 |
F6F-3N | 5 | +8 | 0 | 0 | 162 | 59 |
F6F-5N | 5 | +10 | 0 | 0 | 162 | 67 |
四式戦 疾風 | 5 | +10 | +1 | +1 | 74 | |
紫電改四 | 4 | +10 | 0 | 0 | 67 |
陆军轰炸机、陆军战斗轰炸机、喷气式战斗机、舰载攻击机、舰载暴击机属性速查表
- 基地航空队单个中队出击状态制空值计算公式 = Int[(対空+迎击*1.5)*√(搭载)] + 熟练度加成
- 熟练度加成=√(内部熟练值/10)
熟练度加成简要计算,按+3计算
机种 | 行动半径 | 对空值 | 迎击 | 对爆 | 单格部署耗铝 | 18搭载满熟练制空值 |
---|---|---|---|---|---|---|
银河 | 9 | +3 | 0 | 0 | 234 | 16 |
一式陆攻(野中队) | 9 | +3 | 0 | 0 | 216 | 16 |
一式陆攻三四型 | 8 | +4 | 0 | 0 | 216 | 20 |
一式陆攻二二型 | 10 | +3 | 0 | 0 | 216 | 16 |
爆装一式战 隼III型改(55战队) | 5 | +6 | 0 | 0 | 72 | 28 |
一式陆攻 | 9 | +2 | 0 | 0 | 216 | 11 |
九六式陆攻 | 8 | +1 | 0 | 0 | 180 | 7 |
橘花改 | 2 | +12 | 0 | 0 | 234 | 54 |
喷式景云改 | 3 | +6 | 0 | 0 | 252 | 28 |
天山一二型(村田隊) | 5 | +1 | 0 | 0 | 108 | 7 |
天山一二型(友永隊) | 5 | +1 | 0 | 0 | 108 | 7 |
流星(六〇一空) | 6 | +0 | 0 | 0 | 126 | 3 |
流星改 | 6 | +0 | 0 | 0 | 144 | 3 |
九七式艦攻(村田隊) | 4 | +1 | 0 | 0 | 90 | 7 |
九七式艦攻(友永隊) | 4 | +1 | 0 | 0 | 90 | 7 |
天山(六〇一空) | 5 | +0 | 0 | 0 | 108 | 3 |
F4U-1D | 6 | +7 | 0 | 0 | 162 | 33 |
TBF | 6 | +1 | 0 | 0 | 180 | 7 |
TBM-3D | 6 | +1 | 0 | 0 | 198 | 7 |
试制南山 | 5 | +1 | 0 | 0 | 162 | 7 |
零式舰战63型(爆战) | 5 | +5 | 0 | 0 | 108 | 24 |
零式舰战62型(爆战) | 4 | +4 | 0 | 0 | 90 | 20 |
零式舰战62型(爆战/岩井队) | 5 | +7 | 0 | 0 | 90 | 32 |
SBD | 4 | +2 | 0 | 0 | 90 | 11 |
Skua | 4 | +2 | 0 | 0 | 144 | 11 |
- 橘花改、喷式景云改部署在基地航空队的时候,会发动先制喷式强袭
- 陆攻对深海重甲单位(重巡及以上单位)效果比较理想;
- 陆攻队深海Boss单位(鬼、姬)有倍卡效果,具体倍率暂未确定;
- 舰攻、舰爆对深海轻甲单位(驱逐、轻巡)效果比陆攻理想;
防空速查表
- 基地航空队单个中队防空状态制空值计算公式 = Int[(対空+迎击+对爆*2)*√(搭载)] + 熟练度加成
- 熟练度加成=√(内部熟练值/10)+机种加成
熟练度加成简要计算,按+25计算
机种 | 对空值 | 迎击 | 对爆 | 单格部署耗铝 | 18搭载满熟练制空值 |
---|---|---|---|---|---|
三式战 飞燕(飞行第244战队) | +9 | +4 | +3 | 126 | 106 |
紫电改(三四三空) 战斗301 | +11 | +4 | +2 | 108 | 106 |
雷电 | +6 | +2 | +5 | 108 | 101 |
一式战 隼II型改(64战队) | +11 | +5 | +1 | 72 | 101 |
Spitfire Mk.IX(熟练) | +10 | +4 | +2 | 108 | 101 |
Spitfire Mk.V | +9 | +2 | +3 | 90 | 97 |
三式战 飞燕一型丁 | +9 | +3 | +2 | 126 | 93 |
震电改 | +15 | 0 | 0 | 162 | 89 |
紫电二一型 紫电改 | +9 | +3 | +1 | 108 | 84 |
一式战 隼III型甲★max | +9 | +3 | +1 | 72 | 84 |
零式舰战53型(岩本队)★max | +14 | +0 | +0 | 108 | 84 |
紫电一一型★max | +10 | +1 | +1 | 108 | 80 |
三式战 飛燕 | +8 | +3 | +1 | 126 | 80 |
一式战 隼III型甲(54战队) | +8 | +3 | +1 | 72 | 80 |
四式战 疾风 | +10 | +1 | +1 | 80 | |
一式战 隼III型甲 | +7 | +3 | +1 | 72 | 75 |
Spitfire Mk.I | +7 | +1 | +2 | 90 | 75 |
烈风改 | +12 | 0 | 0 | 144 | 75 |
零式舰战52型(熟练)★max | +11 | 0 | 0 | 90 | 72 |
紫电一一型 | +8 | +1 | +1 | 108 | 72 |
Re.2005 改 | +11 | 0 | 0 | 108 | 72 |
一式战 隼II型 | +8 | +2 | 0 | 72 | 59 |
F6F-5 | +10 | 0 | 0 | 144 | 67 |
烈风 | +10 | 0 | 0 | 126 | 67 |
紫电改二 | +9 | 0 | 0 | 108 | 63 |
零式舰战21型(熟练)★max | +10 | 0 | 0 | 72 | 63 |
零式舰战52型(熟练) | +9 | 0 | 0 | 90 | 63 |
零式舰战21型(熟练) | +8 | 0 | 0 | 72 | 59 |
一式战 隼II型 | +6 | +2 | 0 | 72 | 59 |
紫电改四 | +10 | 0 | 0 | 67 |
侦察机/飞行艇组合出击范围速查
与侦察机的组合
(侦察机的战斗行动半径) |
最低战斗行动半径与出击可能范围 |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二式大艇 | 20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PBY-5A Catalina | 10 | 5 | 6 | 6 | 7 | 8 | 9 | 9 | 10 | |
試製景雲(艦偵型) | 8 | 4 | 5 | 6 | 7 | 7 | 8 | |||
彩云(东加罗林空) | 8 | 4 | 5 | 6 | 7 | 7 | 8 | |||
彩云 | 8 | 4 | 5 | 6 | 6 | 7 | ||||
零式水上侦查机 | 7 | 4 | 5 | 6 | 7 | |||||
二式舰上侦察机 | 5 | 4 | 4 | 5 |
陆上侦察机
2018年12月,“陆上侦察机”分类实装,为仅可用于基地航空队的侦察机,目前包含“二式陆上侦察机”和“二式陆上侦察机(熟练)”。
其最大搭载量与舰侦、水侦及飞行艇一样为4。
陆上侦察机有以下效果:提升基地航空队内其他飞机的航程、对基地航空队内的战斗机提供出击制空和防空值空补正、对攻击机提供攻击力补正、对反潜机提供反潜补正。
目前各补正检证值如下:(暂定数值,需进一步检证),[3]
二式陆上侦察机对陆航提供:出击制空补正1.15倍,防空制空补正1.18倍,攻击力补正1.125倍,对潜补正1.119倍,触接补正1.17倍,航程提升效果见上表。
二式陆上侦察机(熟练)对陆航提供:出击制空补正1.18倍,防空制空补正1.24倍,攻击力补正1.15倍,对潜补正1.15倍?,触接补正1.2倍,航程提升效果见上表。
陆侦自身的制空值
根据初步检证,陆侦与舰侦、大艇不同,在出击模式时其自身的制空值有效,计算公式与为[(陆侦自身对空值 × √(搭载数) + 熟练度补正]。
侦察机的熟练度只能通过索敌阶段积累,由于陆航攻击时无索敌阶段,故陆侦的熟练度无法增加,但有可能会因为基地空袭损失而降低。
舰队内存在陆侦时的全队总出击制空值计算公式(暂定):
[(机体1对空 + (1.5 × 迎击)) × √(搭载数) + 熟练度补正] +
[(机体2对空 + (1.5 × 迎击)) × √(搭载数) + 熟练度补正] +
[(机体3对空 + (1.5 × 迎击)) × √(搭载数) + 熟练度补正] +
[(陆侦自身对空值 × √(搭载数) + 熟练度补正]
以上求和后,乘以相应陆侦的出击制空补正,并向下取整。
运用
点击基地航空队画面右上方的小牌子可以切换行动模式。
行动模式分为以下5种:
待机
不使用基地航空队的时候使用。 舰队出击时,待机的陆航中队不会消耗燃油、弹药。
出击
舰队出击之后,在地图上指定想要作为攻击目标的战斗点。一个航空队必须指定2次战斗点,同一个战斗点指定两次的话就是“集中”状态,该点会发生2次航空攻击。
- 同一航空队针对同一个点发起的第二次攻击将不会计算第一次攻击受到的损失,仍以第一次进攻时的搭载状态进行。
- 同一航空队针对不同点发起攻击,第二次攻击将计算第一次攻击受到的损失,第二次攻击将以第一次进攻后的剩余搭载状态进行。
- 如果出击编队里面含有喷气机会由喷气机在攻击之前发动一次喷式强袭,即使两队喷气机全部集中一个点进行攻击也只会由攻击这个点的全部喷气机进行一次强袭
- 频繁的出击会导致基地航空队疲劳。
对舰火力
攻击力=((基本攻击力)*暴击补正)(向下取整)*其他补正,基本攻击力(向下取整)=机种倍率*((雷装或爆装)*√(1.8 *搭载量)+25)
- 机种倍率:舰攻、舰爆、水爆=1、陆攻=0.8、喷气机=0.7071
- 对联合舰队存在1.1倍补正
- 若机种为陆攻存在1.8倍补正
- 对姬级单位有3.2-3.4倍程度的补正
对舰火力表
陆上攻击机 | 雷装 | 火力 | 作战半径 |
---|---|---|---|
银河(江草队) | 15 | 158.4 | 7 |
四式重爆 飞龙(熟练) | 14 | 149.4 | 5 |
四式重爆 飞龙 | 5 | ||
银河 | 9 | ||
一式陆攻(野中队) | 12 | 133.2 | 9 |
一式陆攻 三四型 | 11 | 126 | 8 |
一式陆攻 二二型甲 | 10 | ||
一式陆攻 | 10 | 117 | 9 |
九六式陆攻 | 8 | 100.8 | 8 |
爆装一式战
隼Ⅲ型改(65战队) |
0 | 36 | 5 |
Do 17 Z-2 | 4 | ||
大型陆上机 | 雷装 | 火力 | 作战半径 |
深山改 | 17 | 76 | 11 |
深山 | 16 | 73 | 10 |
舰攻・舰爆 | 雷装・爆装 | 火力 | 作战半径 |
天山(村田队) | 15 | 110 | 5 |
流星改(一航战/熟练) | 6 | ||
天山一二型(友永队) | 14 | 104 | 5 |
流星改(一航战) | 6 | ||
流星(六〇一空) | 13 | 98 | 6 |
流星改 | 6 | ||
彗星(江草队) | 5 | ||
九七式舰攻(友永队) | 11 | 87 | 4 |
彗星(六〇一空) | 5 | ||
试制南山 | 5 | ||
流星 | 10 | 81 | 6 |
九九舰爆(江草队) | 4 | ||
彗星一二型甲 | 5 |
对陆攻击
攻击力=[((基本攻击力)*基地航空特效(炮台/离岛)*暴击特效(集积地)+基地航空特效(集积地))]*暴击特效(炮台/离岛)(向下取整)*暴击补正*其他补正,基本攻击力(向下取整)=机种倍率*((雷装或爆装)*√(1.8 *搭载量)+25)*(A+(0-B的随机数))
- 若机种为陆攻存在1.8倍补正
敌舰种类 | 基地航空特效 | 暴击特效 |
---|---|---|
炮台 | 1.6 | 1.55 |
离岛 | 1.18 | 1.7 |
集积地 | +200 | 2.1 |
对潜攻击
攻击力=((基本攻击力)*暴击补正)(向下取整)*其他补正,基本攻击力(向下取整)=机种倍率*(对潜*√(1.8 *搭载量)+25)*(A+(0-B的随机数))
飞机对潜值 | AB取值 |
---|---|
7,8 | A=0.35,B=0.45 |
10,11 | A=0.7,B=0.3 |
- 若机种为陆攻存在1.8倍补正
对潜火力表
飞机 | 对潜 | 火力 | 作战半径 |
---|---|---|---|
东海(九〇一空) | 11 | 109.8-156.6 | 8 |
试制东海 | 10 | 102.6-145.8 | 8 |
Swordfish Mk.III(熟练) | 10 | 57-81 | 3 |
TBM-3D | 8 | 24-56 | 6 |
天山(九三一空) | 8 | 24-56 | 5 |
九七舰攻(九三一空) | 7 | 22-51 | 4 |
熟练度
2017秋季活动之后实装了陆航熟练度暴击加成。
- 满熟练度的陆攻提供额外0%到20%(约12%左右)的暴击率加成,额外1.2倍的暴击补正。同时还有额外的命中补正。
- 局站、陆战、陆攻等熟练度制空加成同舰载机熟练度系统
- 其中战斗机分类与舰战加成相同,攻击机分类与舰攻加成相同。
- 如果遇到制空不足或者命中较差、伤害不足可以考虑刷满熟练度再进行攻略。
- 目前侦察机类在陆航无法提高熟练度,除陆侦外都可以用舰娘搭载出击的方法提高熟练度。
陆航接触
陆航存在航空接触,如果触发航空触接,可以有效提高输出(同航空战的触接)。
- 制空权丧失:无法接触
- 制空劣势:可以接触
- 制空均势:无法接触
- 制空优势:可以接触
- 制空权确保:可以接触
如果是以输出为目标,请注意控制陆航的制空权状态,回避制空权丧失和制空均势; 陆航需要面的制空为深海所有航空单位,包括深海侦察机,影响虽然很小,但也请各位玩家务必注意这个细节;
喷式强袭
攻击力=[[爆装*√(搭载量)+25]*暴击补正]
- 不存在接触
防空
迎击敌方对我方基地航空队以及母港发起的空袭。
基地空袭
陆基会受到从敌方发起的【空袭】,资源/航空队飞机搭载将会受到损害,可以利用【防空】减少损失甚至避免损失。
- 防空编队中编入彩云或试制景云将提高30.8%以上的制空值。其他侦察机效果均不如彩云和景云。[4]
建议参照前文中的表格计算后决定是否编入彩云,彩云本身不提供制空,而是增加另外3组飞机的制空。
- 局地战在防空模式下对应位置有击坠加成,对爆越高加成越高。
- 防空模式与行动半径无关。
- 深海空袭的位置是随机的
在油和铝中随机损失一种,量为(血量损失*0.9+0.1)(四舍五入),第一中队飞机损失量为血量/50(向下取整)
- 在基地空袭中除了制空状态的击坠外还有对爆属性的额外击坠。
- 我方基地航空队的每一个格子分别对应敌方空袭单位的每一个格子(如后图所示),然后计算额外击坠。
- 额外击坠计算方法暂时不明,但认为对爆越高额外击坠效果越好。秋水系等火箭机暂无验证。
- 可以将对爆高的陆战/局战放到敌方对应舰攻舰爆的格子位置,从而减少损害资源以及增加白字(无伤)概率。
重型轰炸机空袭
05▼銀色の深海「たこ焼き」の実戦配備[5] 「空の要塞」ともいえる、高高度から飛来し、多くの対空火器と爆弾搭載量を誇る、銀色の重爆撃機が深海航空基地に実戦配備されます。高難易度作戦の【甲作戦】【乙作戦】を選んだ提督方は、これらの新型深海「たこ焼 き」と会敵、交戦可能です。
2019年夏季活动实装的新系统
当敌方使用重型轰炸机时(例如官推所说的深海章鱼烧)
我方防空制空值与防空所使用的火箭机数量有关,详细关系如下表所示:
火箭机数量 | 防空加成 |
---|---|
0 | 0.5 |
1 | 0.8 |
2 | 1.1 |
3+ | 1.2 |
当我方不携带火箭机进行防空时,防空制空值直接减半。
甲级削甲时固定最强空袭阵容,空优值需要1365。
前段活动拿到两架火箭机的玩家由于有1.1倍加成,只需要凑到1241就足够达到空优标准了
战果拿到火箭机并能凑出三架的玩家有1.2倍加成,只需要凑到1138就足够达到空优标准了
好在这次活动可以拿齐三架火箭机,在之后的活动中可能会起到相应的作用。
退避
令基地航空队撤离而让航空基地直接承受空袭。 舰队出击时,退避的陆航中队不会消耗燃油,但依旧会消耗弹药。 此选项一般不使用。
休息
快速恢复航空队的疲劳。 舰队出击时,休息的陆航中队不会消耗燃油、弹药,但是被攻击受到的损害会增加,同时铝材的自然恢复速度减半。
补充
请前往基地航空队的画面。通常的补给画面补充不了基地航空队的飞机。
补充需要燃料与铝土。
补充时消费的燃料和铝土资源量根据下式计算,似乎并不取决于飞机的种类。
燃料消費量=喪失機数×3
铝土消費量=喪失機数×5
没有受损的情况下是不用消耗资源的。
被深海舰队空袭受损后,所有格子的飞机均会有所损失,损失标准为1架/50点伤害
疲劳
每个中队出击后返回母港会疲劳(30-46不显示,20-29 黄脸,0-19 红脸),与舰娘相同,疲劳时降低命中,集中攻击损失6点,分散攻击损失8点,经过一定时间可以恢复,恢复速度和陆航战斗方针有关,新飞机部署或重新部署飞机可以直接恢复至40
方针 | 每分钟恢复量 |
---|---|
出击 | 1 |
防空 | 2 |
退避 | 3 |
待机 | 4 |
休息 | 8 |
作战提示
在开始需要使用基地航空队的作战之前,请确认以下事项:
- 配装好“基地航空隊“,确认各个飞行队所有成员的疲劳值,确认各个飞行队状态为出撃,确认各个飞行队的作战半径。
- 确认各飞行队的补给状态,及时为飞行队补充舰载机。
- 选择好“基地航空隊“各个航空队的作战位置。
调整基地航空队制空值
调整基地航空队制空值的原因
- 制空权影响空战击坠数量,接触,和昼战特殊攻击。
制空状态 | 必要制空值 | 击坠敌机的比率 | 航空触接 | 弹着观测 | 夜间触接 |
---|---|---|---|---|---|
制空权丧失 | 没到敌军制空值的1/3,或索敌失败 | 0%~10% | 不可 | 不可 | 不可 |
航空劣势(不显示) | 1/3以上~2/3未满 | 0%~40% | 可 | 可 | |
航空均势(不显示) | 2/3以上~3/2未满,或者没有发生航空战 | 0%~60% | 不可 | 仅开幕夜战可 | |
航空优势 | 3/2(1.5倍)以上~3倍未满 | 0%~80% | 可 | 可 | 可 |
制空权确保 | 三倍以上,或者敌我制空都为0且发生了航空战 | 0%~100% |
- 因此,为确保我方攻击力并降低敌方攻击力,需要争取制空优势,要至少避免航空权丧失。在要进行夜战时,还要至少避免航空均势。
- 当然尽量避免陆攻和舰载攻击机被打空也是重要的原因。
制空状态 | 损失机数(18机中队) | 残机(舰战或对空炮火前) |
---|---|---|
制空权丧失 | 4-10 | 8-14 |
航空劣势 | 3-7 | 11-15 |
航空均势 | 2-5 | 13-16 |
※如果没有插件,可以通过残机数辨别是均势还是劣势。 ※注意同一制空状态造成的结果与具体的制空值无关,比如如果劣势制空值是100-199,那么我方制空值无论制空值是100还是199都是一样的。所以在编成时,要尽量逼近目标制空值的下限,省出格子给攻击机。
基地航空队可以帮助夺取制空权
- 在活动时,常因为带路等对航母等有所限制,只能争取到几百制空值,而Boss却常常也有数百制空值,导致难以紧靠本队获得制空优势。
- 比如2019冬E3Boss的最终形态有458制空值,取得优势需要687制空值,而本队按照主流攻略,到达Boss时只有400左右的制空值。
基地航空队需要调整至什么制空值
- 能削减的敌机比例以及基地航空队的损害会按照制空权变化,具体见上方两表。
- 敌方航空队在我方取得航空劣势的航空战中的损失为0-20%。
- 现行理论认为,敌方被削减的机数为“剩余机数(0.35x+0.65y)/10”向下取整。x与y为相互独立的随机数,其取值范围为[0,11-z]中的整数。z的值对应制空状态,从确保开始分别为1,3,5,7,10。
- 即在我方取得劣势时,x和y最大能取到4。
- 此分布接近均匀分布,那么在一队基地航空队进行2次航空战后,结果就接近正态分布了。
- 注意制空值正比于搭载量的平方根。
- 于是预测第二队陆航所应对的敌方制空值,取标准正态分布(仅是近似真实分布)的1sigma和期望值,约为原值的0.87和0.8。
- 注意,能削减至原值的0.87和0.8以下的概率分别为84%和50%,所以配二队的时候还是尽量提高标准。
- 现行理论认为,敌方被削减的机数为“剩余机数(0.35x+0.65y)/10”向下取整。x与y为相互独立的随机数,其取值范围为[0,11-z]中的整数。z的值对应制空状态,从确保开始分别为1,3,5,7,10。
- 需要达到的制空值的计算如下,以劣势为例,如果需要达到其他状态请参照制空状态表。
- 第一队:劣势:敌方制空值1/3。
- 第二队:此时预测敌方被两波劣势极大概率被削减至原制空的0.87,大概率被削减至原来的约0.8,第二队需要达到原制空值*0.87/3,或至少原制空值*0.8/3。
- 第三队同理。
- 在理解原理后,可以使用陆航计算器来安排制空值,也可以用是谁在呼叫舰队测试编成。
- 需要考虑的我方基地航空队损失:
- 两波集中于同一点时,同一航空队的第二波次不受第一波次的损失的影响,在第一波被击坠的也会在第二波再次出现,所以调整制空值不用考虑我方被击坠数。
- 但是基地空袭会对第一格的机体造成1-4架的损伤(如果是4架满编的话至多1架损伤),在调整制空值时需要考虑到。
- 熟练度的损失会影响攻击力和制空值,在调整制空值时需要考虑到。
需要验证的项目
陆战、舰战对敌制空值的影响。(当前认为与本队航空战没有区别,当然本队航空战时击坠的敌方舰载机也在验证中。)
参见
|